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业界新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产业研究、杨老师-ACAIC、秦老师-信息化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科技强国,“科”与“技”缺一不可
2021/01/31来源:中国青年报阅读:2073 次

      记得刚上大学时,常有高中的朋友问我:你是学物理的,现在都在研究些什么?每当我听到这样的问题,都会礼貌而不失尴尬地回答:没研究什么,打好基础就要好几年呢。高考时,我因为在物理竞赛中得奖,得到了难得的保送机会,然而,面对各种光鲜亮丽的热门学科的“诱惑”,我还是坚守住了自己对基础科研的向往,选择了形象低调,贵在“宽口径、厚基础”的数理基科班。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将近10年时光转瞬即逝。当年如同“一张白纸”的那个基科班新生,已经成了实验室里带着新进博士熟悉设备的“老师兄”。在这个过程中,我取得了硕博连读的推免机会,跟着导师做完了一整个项目,自己也有论文发上了核心期刊。然而,尽管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新生,对物理学科的理解也有了深入的发展,当有专业以外的朋友问我“你现在都在研究些什么”的时候,我还是免不了会感到头疼——原因很简单:就算我把我正在从事的研究再怎么清楚地讲述给他们,他们也很难理解那些晦涩的科学术语,与此有关的基础研究又到底“有什么用”。

      说起来,有些事确实让人倍感无奈——在大多数并不从事科研工作的朋友眼里,衡量科研工作者水平最重要的“金标准”,就是他们的研究多么“有用”。因此,和那些能够较为直观地与社会生产、经济民生挂钩的技术应用研究相比,基础科研常常给人留下“不知道有什么用”的印象,进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好几次家族聚餐,都有知道我在搞科研的亲戚对我举杯,让我加油为祖国芯片事业突破封锁作贡献。起初,我还会试着解释自己做的是基础科研,虽然一时和芯片搭不上边,但对国家发展同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后来,我发现了解释的无用,嘴里的回应也只剩下了“我一定努力”。我逐渐意识到:让普罗大众认识到基础科研与技术应用同等重要,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毕竟,和“中国芯”这种看得见、摸得着,还能让人振奋自豪的技术创新相比,基础科研领域的大多数成果,都很难给普通人直接的触动。当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发现”引力波的三位LIGO科学家时,我接触到的科研圈子近乎沸腾,然而同样的话题,在其他人眼里却连谈资都不一定算。

       我说这些,倒也不是为了向社会发牢骚,术业有专攻,我们不可能要求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对科技事业和科研工作者有同等认知。但是,如果有人真的想要认真思考“科技强国”这个宏大命题,意识到“科技”这个概念同时具备基础科学和技术应用两面,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是科技进步的“总开关”,可以为技术应用突破现有的天花板,开拓出更加宽广的研发空间。各种高价值、高社会关注度的技术应用转化成果,反过来也有助于鼓励社会各界加大科研投入,从而反哺基础科研。

       尽管在科研领域的“小江湖”中,部分基础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应用工作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门户之见”,有时还会为此展开辩论。但在我的接触范围内,越是研究能力强、项目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便越是中道平衡。对我国科技事业而言,基础科研与技术应用,无疑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最近几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对基础科研工作的重视,其中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实验室在采购先进设备时不必再像以往一样束手束脚,以及领域内项目通过率的显著提高。尽管在社会关注度上,基础科研暂时仍略逊一筹,但国家对科技工作的总体投入已经明显走出了“厚此薄彼”的误区,大大有利于我国学者在基础科研领域取得不亚于技术应用领域的成就。

      值得专门指出的是:不论是在业界内还是业界外,都存在基础科研“烧钱” “给外国人做嫁衣”等说法。抠起字眼来,这些说法不算全错——基础科研的产出确实不那么直观,其成果也确实比技术创新更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共享。然而,人们还应意识到:只以“赚钱”“藏私”为目的的科研取向,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将科研工作对经济的助力最大化,但注定不可能为我国科研体系打下稳固的发展基石。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止于取得几项高价值的技术突破,而是要全方位建设科技强国,我们就必须告别这些狭隘的认知,立足更广阔而有前瞻性的视野,从而让我国在基础科研领域“破局”,进而引领更多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