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业界新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产业研究、杨老师-ACAIC、秦老师-信息化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香港城大研发小型“脉冲空心锥扫描与透射一体化电子显微镜”
2024/07/27来源:香港城大创新 阅读:182 次

  电子显微镜一直是尖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高解像度和放大能力,帮助人类探索无限的微观世界。然而,现有的电子显微镜科技面临著高成本、大体积,以及因为电子与研究样本会产生作用并导致辐照损伤而需要极度低温环境等不同限制。

  为突破上述技术樽颈,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大)科研团队正在致力于研发电子束和样本产生“零作用”的未来“量子电子显微镜”。团队现阶段把量子电子显微镜的部分零组件设计成一款可以在室温下操作的紧凑型扫描与透射一体化电子显微镜,开创了电子显微镜的新纪元。他们计划在三年内把这革命性的高倍电子显微镜创新技术商品化,把它制造成产品推出市场及量产。

  这项目名为“脉冲空心锥扫描与透射一体化电子显微镜的商业化计划”,由香港城大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陈福荣教授领导,最近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的“产学研1+计划”(RAISe+计划)拨款资助。该计划旨在释放本地大学在研究成果转化和商品化方面的潜力。

  香港城大陈福荣教授(左二)与他的研究团队成员,包括薛又峻教授(左一)、陈岩博士(右二)和陈宇驰先生(右一),早前出席“产学研1+计划”签署仪式。(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SEM)是许多现代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从生物样本到纳米结构,TEM及SEM电子显微镜都能提供超高放大率及解像度的图像,帮助科研人员研究各种材料既复杂又精密的细节。

  然而,无论是透射还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使用的高能量电子束,均会对脆弱的生物样本造成严重的辐射损伤。故此,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科研人员便采用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技术,即是先把蛋白质置于玻璃态冰层中,然后才进行观测,以减少高能量电子束造成的辐射损伤。但缺点是冰层的引入,会对显微成像带来图像杂讯,导致解像度下降。

  为应对这些挑战,陈福荣教授及其香港城大科研团队基于他们在香港城大福田研究院(现更名为“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研发出的尖端技术,创制了“脉冲电子空心锥照明混合TEM/SEM电子显微镜”。

  这创新的显微镜系统在多方面克服及解决了现有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限制。首先,新系统的脉冲电子源减少了对软材料样本的辐射损伤,这对于保护生物样本尤其重要;其次,透过空心锥照明技术产生的样本放大图像,其“对比度”是传统透射电子显微镜模式所产生的明场图像的四倍,遂能够更详细及清晰地对样本进行成像。此外,香港城大团队亦将利用它之前已开发出的色差和球面像差校正器(CS/SS)技术,进一步提高显微影像的空间解像度。

  而这套混合TEM及SEM的电子显微镜系统是座台型,比传统的TEM/SEM电子显微镜体积细小得多,而且更具成本效益。它可以在15-30 keV的低电压范围内操作,亦能够在普通室温下进行3D蛋白分子重建和纳米材料研究,较冷冻电子显微镜更佳。

  团队亦展示了新的电子显微镜系统在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均能提供极高解像度的成像,包括可以优于10nm的超高表面解像度,对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接触点、纳米颗粒和其他生物样本进行成像。

  团队相信,新设计的电子显微镜最终可以做到在透射模式下观测蛋白质和分子的3D立体结构,以及在扫描模式下观测纳米材料并应用于半导体和晶片检测。

  “与现有的桌上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相比,我们最新研发的脉冲电子空心锥系统提供了优异的SEM电子显微成像质数,能够与市场上最好的桌上型系统媲美。”陈福荣教授续说:“此外,现时市场上并没有电子显微镜产品的质量,达致我们新系统的同等高质量。我们的脉冲空心锥照明系统具有独一无二的卓越性能,能够使用透射电子显微境(TEM)模式进行3D立体蛋白质重建,这是现时桌上型SEM所无法做到的。”

  香港城大陈福荣教授(左)和薛又峻教授(右)于2023年4月分享了他们在“高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的最新成果及突破,这崭新的电子显微镜系统结合了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模式,体积小巧,又兼具高效能。(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在RAISe+计划提供资金以及我们业界伙伴的支持下,我们计划在三年内为这款创新、小巧而又功能强大的混合模式电子显微镜建成生产线,以便把高质电子显微镜商业化及量产。”陈教授补充说。

  陈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科学和电子显微镜的尖端研究,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翘楚。2023年4月,他和香港城大的科研团队率先创建了一款结合了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模式的“高时间分辨率电子显微镜”,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重大突破及成就的大学研究团队。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