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市密集出台专项政策,围绕科学仪器揭榜攻关、园区建设、成果转化等环节提供有力支持,并通过政策杠杆撬动社会资本设立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智能传感器、精密仪器等领域,加速培育国产科学仪器产业创新体系。
2024年12月,北京市经信局等五部门与怀柔区人民政府共同修订《关于支持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对揭榜攻关、样机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加快特色园区建设,支持打造前沿技术创新中心,鼓励建设孵化器和加速器。
2023年2月,北工投资发起设立北京市首只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10亿元,主要投资于智能传感器、高端科学仪器及其上下游领域。
2024年12月,上海市科委印发《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市区联动打造松江科学仪器产业园区,引导中小企业向松江、张江等园区集聚;将加大“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学仪器、科研试剂和技术标准等领域项目的支持力度。
2025年3月,上海启动建设全国首个AI+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上海仪电联合上海国投先导基金成立10亿元的AI+仪器仪表CVC基金,支持重点企业面向集成电路检测量测仪器、共性科学仪器以及工业过程仪表等领域,做强标志性产品。
2024年9月,江苏省工信厅印发《江苏省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第三方机构建设对比测试评价平台,重点开展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对比测试,建立国产产品进口替代验证评价体系;支持苏州(分析仪器等)、无锡(智能检测)、淮安(工业自动化仪表)等城市创建一批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
2019年3月,由南京白下高新区、六合高新区及南京科捷等多方共同发起南京分析仪器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为6亿元,主要用于投资设备仪器、耗材试剂、分析测试系统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初创企业。
2021年7月,广东省科技厅等五部门印发《广东省培育精密仪器设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支持广州、深圳发挥高端资源汇集与港澳联合优势开展精密仪器设备及核心元器件研发创新与制造,支持佛山、中山等地发挥生产制造优势建设精密仪器设备生产基地。
2023年8月,深圳发布“20+8”第二批产业基金设立计划,其中高端装备产业基金20亿元,围绕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精密仪器设备三个产业集群进行投资。
2023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河南省加快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将围绕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打造一批服务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创新平台和具备现代化服务能力的科技创新园区,支持郑州、开封、洛阳等地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高端仪器产业园。
2020年6月,由省市两级财政出资引导,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正式设立,首期规模100亿元,重点服务于洛阳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重大招商引资。
2023年11月,重庆市经信委印发《重庆市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支持建设萤石智能制造基地、科技园三期等项目,推动高新仪器仪表基地等项目建设;支持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等重点区域谋划建设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公共服务综合体。
2025年4月,中国机械工业仪器仪表集团在重庆揭牌成立,现场与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北碚区签署共同推动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建设合作协议,与石柱县签署共建泵阀和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战略合作协。
综上可知,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展望“十五五”,新的政策利好叠加AI深度赋能,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将加速向集群化格局迈进,形成3-5个百亿级特色仪器产业集群,建立"需求-研发-智造-应用"的全链条闭环,在半导体检测、生物医药、检验检测等领域的国产化率明显提升,全力推动科学仪器产业从“政策输血”转向“生态造血”。
(全文完,转载请注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www.xn8v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