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业界新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行业研究、杨老师-ACAIC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盘点】全国15个科学仪器产业“城市高地”
2025/04/15来源:分析仪器分会阅读:29 次

       国务院2021年颁布《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构建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培育自主核心技术民族品牌纳入国家战略。"十四五"以来,北京、江苏、广东等多地积极响应,先后规划建设至少15个科学仪器特色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凸显。本文梳理盘点了全国15个科学仪器产业“城市高地”。


       2022年7月,北京市政府在《怀柔科学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中明确,“国家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基地”作为怀柔科学城“一核三区”的核心承载区。

       目标定位:以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打造“中国创新 服务世界”的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

       园区规模:怀柔科学城已布局40余个大科学装置和科教设施;高端科学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集聚区已聚集企业340家。2024年1-11月,9家规模以上仪器和传感器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约14亿元,同比增加13.5%,北京怀柔区科学仪器产业体系已初步成型。

       代表企业:卓立汉光、中科艾科米、多场低温科技、华谱科仪等。

       最新进展:市区联合申报国家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设立北京市首只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投资基金(规模10亿元);围绕仪器装备和传感器的制造、测试、验评等环节,怀柔仪器公司联合专业单位正在打造高端精密加工共享服务平台、智能感知共性技术平台、真空技术联合实验室等。



       2021年4月,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学院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津南区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协议,共同推进建设“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2023年4月正式揭牌启用。

       目标定位:着眼京津冀,围绕传感技术应用、科学仪器、检验检测、精密加工、精密模具、电子元器件六大产业方向,建设以精密仪器、传感器及工业过程控制为主的市级主题园区。

       园区规模:一期项目共引进企业31家,包括专精特新企业3家、国家高新企业12家、雏鹰企业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家。

       代表企业:九所科技、钛极智能、信德思源、普辉科技、艾洛克通讯等

       最新进展:2024年12月,园区二期项目正式交付,盘活闲置土地50亩,预计引入企业24家,实现年产值6亿元。


       作为江苏省重大项目,无锡量子感知产业园于2020年2月28日奠基开工。

       目标定位:以量子测量仪器为核心,打造“研发专业化、制造平台化、行业规模化”的科学仪器全产业链园区,目标是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基地和全球领先的量子精密测量产业园区。

       园区规模:总投资30亿元,占地173亩,建成量子传感、气体吸附、扫描电镜三大制造中心;量子感知研究所成功孵化的量子感知、国仪无锡、国仪海聚、国仪石油等多家企业已入驻园区。

       代表企业:量子感知(国仪量子子公司)、国仪石油等。

       最新进展:无锡量子感知产业园一期二期去年交付使用,目前三期项目已启动,规划建设研发中心、配套人才公寓、商业及地下车库等设施。


       2023年6月,金湖仪器仪表产业园被江苏省政府认定为全省首家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并成为国家仪器仪表产业火炬基地。

       目标定位:聚力打造“长三角仪器仪表智造中心”,成为国内知名的仪器仪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基地。

       园区规模:金湖县拥有各类仪器仪表市场经营主体近2000家,全县71家重点仪器仪表企业产值达31亿元;主导产品覆盖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显示控制等五大类168种,并逐步向成套智能化系统拓展。

       代表企业:杰创科技、苏仪集团、杰克仪表、华尔威科技等

       最新进展:江苏省工业物联网装备(热工仪表)计量中心落户金湖;正在编制金湖县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现状白皮书。


       2024年8月22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正式批准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江苏省仪器仪表产业园”

       目标定位: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示范的全链条高端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高水平仪器仪表产业的核心承载区。

       园区规模:截至2024年9月,苏州高新区聚集约250家仪器仪表类相关企业,产业规模位居国内同类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前列,在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实验分析仪器制造、试验机等细分领域形成较强优势。

       代表企业:普源精电、天准科技、苏州中科科仪、屹东光学等

       最新进展:成立苏州市仪器仪表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获批筹建“江苏省集成电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2024年8月22日,江苏省政府正式批复认定江都高新区为“江苏省仪器仪表产业园”。

       目标定位:采取“一园三区”模式推进创建,“一园”即仪器仪表产业园,“三区”即高电压试验设备产业集聚区、材料测试设备产业集聚区、仪器仪表产业核心集聚区。

       园区规模: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8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2家,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形成高电压试验设备、材料测试设备、通用仪器仪表、生命健康分析仪器、高端仪器仪表五大仪器仪表类别,且已逐步形成集聚效应。

       代表企业:赛诺格兰、赛诺威盛、轩宇试验机械厂、晨光仪器等

       最新进展:力争到2025年,产业园工业开票销售达50亿元,保持高电压设备全球领先地位,突破生命健康分析仪器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2024年1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常州市天宁区中欧(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国际合作产业园为江苏省仪器仪表产业园。

       目标定位:致力于打造全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先行示范和战略高地,同步规划建设的科学仪器分园项目,属于该园区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区规模:超200家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落户。截至2024年1月,该园区累计入驻仪器仪表企业31家,在检验检测、仪器仪表产业方面具备较高集聚度。

       代表企业:SGS、德国莱茵、中机寰宇、中检集团、国创未来、坛墨质检等

       最新进展:科学仪器分园规划性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2024年春节后启动项目建设,主体部分将于2025年6月竣工验收,外场部分于2025年8月完工。


       2023年7月28日,在上海市经信委、浦东新区科经委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由张江集团主导产业培育和运营管理的高端装备精密仪器产业园正式开园。

       目标定位:联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精密仪器与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成为长三角高端装备与精密仪器的创新策源地。

       园区规模:聚焦高端装备精密仪器领域,重点覆盖工业测控系统与装置、实验分析仪器、传感器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力争到2025年底集聚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

       代表企业:晶泰科技、奔曜科技等

       最新进展:一期已建成集研发、生产、生活于一体的综合型园区,二期土地规划与前期设计完成,计划2025年内启动建设。


       2025年3月14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联合上海市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上海AI+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建设,标志着全国首个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仪器仪表产业生态集群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目标定位:锚定“AI+仪器仪表”,推动建设仪器仪表总部-研发-销售-高端制造-检验检测全产业链生态集聚,2027年形成基础扎实、创新活跃、开放协作、链条完备的仪器仪表产业生态。

       园区规模:依托漕河泾检验检测认证产业优势,徐汇区集聚了仪电集团、核工院、捷普科技、梅特勒托利多、岛津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代表企业:咸亨核电、宜水环境、携恺精仪、世扬宝鑫等

       最新进展:五家人工智能企业、五家仪器仪表企业代表携手成立上海AI+仪器仪表联合体。上海仪电将联合上海国投先导基金在徐汇成立10亿元的ai+仪器仪表cvc基金,支持重点企业面向集成电路检测量测仪器、共性科学仪器以及工业过程仪表等领域,做强标志性产品。


       2024年,庐阳科学仪器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约10.8亿元,总用地面积105.9亩,分两期建设,包含研发中心、中小试平台等全产业链功能区。

       目标定位:以科学仪器研发、检测、生产制造为核心,目标打造国内一流科学仪器研发与生产基地。

       园区规模:建设内容包括园区综合服务中心、科学仪器研发、中小试、检测、实验、生产制造、孵化器和加速器及相关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合肥市高端科学仪器产业载体空白,预计吸引数十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最新进展:截至2025年3月,项目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总体完成约40%,预计2025年7月底全面封顶。


       2009年4月,辽宁省政府批准建立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是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孵化器,辽宁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丹东市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的核心区。

       目标定位:已成为东北地区仪器仪表产业的核心载体,最终建成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千亿元规模的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

       园区规模:园区共入驻企业205户,规模以上企业32户,研发投入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41.62亿元,形成了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医疗仪器、科学仪器、分析检测仪器、电子与电工测量、各类专用仪器和仪表元器件等六大重点发展领域,属于东北地区专业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仪器仪表产业基地。

       代表企业:东方测控、奥龙射线、安顺微电子、思凯电子、通达科技等

       最新进展:2024年1月,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仪器仪表产业园顺利通过评审,成为辽宁省首批10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


       青岛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获市级支持,2023年4月正式揭牌启用。

       目标定位:聚焦工业测控系统与装置、实验分析仪器、传感器及核心元器件三大重点领域,努力建设“北方仪器仪表产业总部基地”和“全国仪器仪表创新示范窗口”。

       园区规模:已建成专业园及综合园,集聚上下游重点企业近30家,园区产值超30亿元,增速超10%。

       代表企业:海克斯康、佳明测控、崂应海纳光电、华测检测、艾普智能等

       最新进展: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2024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投资约2.16亿元启动道路及防洪排涝安全提升工程,预计2025年完工。


       2020年7月,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广东省科技厅、中山市政府三方签约共建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2021年12月首家企业正式入驻。

       目标定位:以数字经济、重大仪器为产业定位,打造全国首个具有全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的国家级科学仪器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园区规模:总投资约2.5亿元,占地约51亩,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园区已吸引30余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其中60%来自深圳市,初步形成仪器仪表、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集聚。

       代表企业:鼎诚电子、希立仪器、润杰芯科技、鲲智特机器、诚进科技等

       最新进展: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被中山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2023市级科技孵化载体。


       2023年1月,湾区“20+8”智能传感与精密仪器先进制造业园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536亿元,占地1.95平方公里。

       目标定位: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装备产业为主导,聚焦智能传感器、精密仪器设备等重点产业集群细分领域的产业园区和产研园区。

       园区规模:是大湾区引领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锚地,是国家先进科学超越式发展的重点引领区域。该项目的实施,将打造百万级产研一体的产城融合圈。

       最新进展:其中一期投资81.9亿元,一期产业空间4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厂房、宿舍及其他公共配套设施等,预计2026年12月底全面封顶。


       2024年2月,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启动建设,包含“一区两基地”,即石鼓区首开区、衡阳县船山时间谷基地和衡山科学城基地。

       目标定位:瞄准国际计量产业前沿,以衡器(计量检测)、量具、量仪等新型装备为主导产业,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集计量认证、研发设计、生产与展销于一体的专业园区。

       园区规模: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一期建设3800亩、二期建设5000亩,联动船山时间谷、衡山科学城形成“一区两基地”布局,已签约企业13家。

       代表企业:华仪宁创、欣源智成、金马衡器、莱拓福生物、中检计量等

       最新进展:2025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衡阳智能计量衡器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园区将依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机构与高校,推动智能检测机器人、高端质谱仪等科技成果产业化。


       2023年4月,湖南省岳麓高新区重点打造的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新项目——科学仪器产业基地正式启动建设。

       目标定位:以科学仪器产业基地建设为新起点,依托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等平台,助推湖南检验检测产业引领中部、辐射全国。

       园区规模: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已集聚国内外检验检测头部企业300家,涵盖生命科学、环境质量、工业品、消费品、建筑工程、食品药品等多个领域。

       代表企业:SGS、国检集团、中大检测、广电计量、金域医学、三德科技等。


      分会研报: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园区实现"三极多核"布局

      分会研报: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园区建设呈“三梯队”推进

      分会研报: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各显神通”

      分会研报: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园区配套政策/专项基金

(转载请注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www.xn8vn.com/


Copyright © 2012-2025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
Baidu
map